常州市司法局认真履行律师管理职能,建立五项机制,强化措施、落实责任,确保完成律师改革任务。
一是党建与统战并抓。全市现有执业律师1498人,其中党员律师472人,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律师102人,党外律师占68.1%,在服务经济发展、服务民生改善、服务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在全市律师行业组织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、依法治国教育、大学习大讨论等活动,开展“三大一实干”、“双学双争”、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等专项活动,进一步提高律师党建工作规范化、科学化水平。重视培养使用优秀党外律师,全市30名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有25名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,3名党外律师入选江苏省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人物库,涌现出朱山、周旭东、郝秀凤等一批党外律师先进典型。
二是规范与管理并进。全市律师行业在2015年“规范化建设提升年”、2016年“规范化建设深化年”活动基础上,2017年继续开展“规范化建设推进年”活动,从规范行业准入、规范所务管理、规范执业行为、规范行业自律等方面提出具体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。出台《常州市星级律师事务所评定管理办法》,在全市评出五星律所1家、四星级律所9家、三星级律所12家。加强开业督导和日常工作巡查,每季度通过律师管理平台,对全市所有律师事务所进行日常巡查。
三是业务与宣传并行。组建常州律师学院,邀请全国知名律师来常开展专题讲座,举办各类法律沙龙20余次。培养涉外法律服务人才,2名律师被评为全国涉外律师领军人才,选派3名律师赴美国、英国、澳大利亚培训。参加全省优秀青年律师评选、青年律师法律服务产品宣讲大赛获得佳绩。扩大律师工作新闻宣传工作的社会影响,开办“有请大律师”电视栏目以案说法,收视份额达18.8%,数度登顶常州台自办节目收视冠军;运营“常州市律师协会”公众微信号,今年通过律协微信公众号开展先进律师党支部、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评选,访问量达61万,引起社会强烈反响;编印《常州律师》杂志并发放4000余册;编印《常州律师工作动态》简报29期并升级“常州律师网”。
四是维权与惩戒并举。强化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,成立“维护律师执业权利中心”和“投诉受理查处中心”。建立全市律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,牵头公检法等11个部门形成联动机制保障律师执业权利。与市政法委联合出台《关于保障辩护律师会见工作的指导意见》、《关于着力构建检察官与律师良性互动关系的实施意见》等4项规范性文件。严格投诉查处,规范和完善投诉案件受理、调查、处理、回复工作制度,今年以来共接待投诉26件,对5起律师违法行为进行行政立案调查,对2名律师给予行政处罚和行业处分。
五是服务与发展并重。推动民主法制建设,下发《关于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意见》,136名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、智库成员以及法律专家,52个市级政府部门、5600多家企事业单位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。建立完善“一村(社区)一法律顾问”,全市1001个村和社区全面覆盖,并建成村(社区)法律顾问微信群,为群众解答法律难题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,建立完善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机制,每周二由两名主任律师参与市领导信访值班制度,协助市领导接待和处理信访问题50多件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,组建中小微企业、台资企业、十大产业链企业、上市企业等律师服务团26个,开展法律服务需求调研10余次,为50家企业重组上市和挂牌新三板交易市场提供法律服务。
|